外圍風險引發港股大幅回調

恒指跌4.0%

編者註:我們非常感謝你提出寶貴的意見。你的建議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改進產品,使炒股得心應手!

本周,港股市場整體表現低迷,呈現持續調整態勢。恒生指數(HSI)累計下跌4.0%,恒生科技指數(HSTECH)表現更爲疲弱,周跌幅達8.0%。

市場調整的主因是中美貿易摩擦升級。特朗普宣布擬對華加征高額關稅,並對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,引發全球投資者對全球經濟複蘇的擔憂。此外,美國區域銀行信貸危機加劇,拖累隔夜美股全面走弱,對港股市場情緒形成壓制。美國政府停擺風險持續,核心經濟數據延遲發布,進壹步加劇市場不確定性。疊加加密貨幣市場全線跳水,全球風險資産偏好受挫,對港股科技股及加密貨幣概念股形成雙重打擊。

美股方面,雖然上周五美股出現大跌,但截至本周四,美股三大股指總體延續震蕩偏強態勢。標普500(0S&P5)上漲1.2%,納斯達克綜合(0NDQC)上漲1.6%,道瓊斯工業平均(0DJIA)上漲1.0%。

由于政府停擺,許多統計機構的宏觀經濟數據調查與發布工作被推遲或暫停,導致多項關鍵數據未能如期公布。市場在缺乏最新、可靠宏觀數據支撐的情況下,政策制定者與投資者難以准確研判經濟與通脹走勢。這種不確定性加劇了市場波動,使流動性與市場情緒趨于保守。

最新公布的褐皮書顯示,當前美國經濟整體基本持平,僅少數地區略有增長。消費者支出趨弱,制造業、農業與運輸業普遍疲軟,部分金融和房地産活動略有改善。勞動力需求放緩,就業市場總體穩定,薪資溫和上漲但企業成本壓力上升。物價持續攀升,部分行業成本傳導能力有限。企業普遍對未來前景持謹慎態度,擔憂需求疲弱與政策不確定性。

利率方面,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早些時候暗示,美聯儲可能于本月晚些時候降息。他指出,自9月官員下調基准利率並預期年內再降兩次以來,美國經濟前景未發生顯著變化。根據期貨市場定價,投資者已基本確信美聯儲將在10月28日至29日會議中宣布降息。

政策層面,美國宣布自11月1日起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額外100%關稅,涵蓋從電子産品到機械設備的廣泛品類,釋放出新壹輪貿易戰信號。同時,美國自10月14日起對中國籍或中資企業運營船舶征收附加港口費用,按船舶淨噸計費並計劃逐年上調。

A股方面,本周市場整體跌宕起伏,略顯回落,滬深300(000300)累計下跌2.2%。成交量方面,本周前兩個交易日相對活躍,日成交量均高于50日均量線;後三個交易日則均低于50日均量,且逐日遞減。滬深兩市日成交額也逐日遞減,前三個交易日保持在2萬億元以上。市場分化顯著,傳統行業紅利板塊表現強勁,而前期熱門的科技成長板塊則出現明顯回調。具體來看,銀行與煤炭行業漲幅居前,硬件設備及半導體行業跌幅居首。

宏觀方面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9月中國CPI環比上漲0.1%,同比下降0.3%;核心CPI同比上漲1%,漲幅連續第五個月擴大,爲近19個月以來首次回升至1%。PPI環比維持持平;同比下降2.3%,降幅較上月收窄0.6個百分點,已連續兩個月收窄。

進出口方面,據海關統計,今年9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4.04萬億元,同比增長8%。其中,出口2.34萬億元,增長8.4%;進口1.7萬億元,增長7.5%,實現連續四個月同比雙增長。第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6%,延續了連續八個季度的同比增長態勢。9月中國稀土出口量爲4000.3噸,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滑。

金融數據方面,央行初步統計顯示,9月末M2同比增長8.4%,M1同比增長7.2%,M1與M2的”剪刀差”創年內新低。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14.75萬億元;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30.09萬億元,同比多增4.42萬億元。針對市場關注的存款”搬家”現象,權威人士解讀指出,其本質是利率機制驅動下的居民資産再配置。今年以來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快速增長,主要源于非銀存款定期化趨勢及同業存單持有量增加。

政策層面,中方宣布針對美對華造船等行業301調查限制措施實施反制,決定自10月14日起對涉美船舶征收船舶特別港務費。中方強調,相關反制措施旨在維護國際航運和造船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,屬于正當防衛行爲,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,停止對中國海運業的無理打壓。

龍頭股本周下跌。【港股33】本周平均下跌4.1%,我們的【港股精選】本周下跌4.1% (詳情見相應版塊)。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來,【港股33】平均上升1008.6%,而恒指漲23.7%。

在我們的香港33中表現最好的是潼關黃金(00340),該公司是壹家主要從事金礦開采業務的公司。股價本周上漲5.0%。當前每股收益評級98,相對強度評級爲98,機構流入流出評級A+。

我們的港股市況爲升勢受阻。

從技術面來看,周壹恒生指數大幅跳空低開,直接跌破26,000點整數關口,後續幾個交易日在50日均線上下震蕩整理,但周五最終未能守住50日均線,在100日均線獲得支撐。成交量方面,周壹的大跌伴隨罕見放量,僅次于4月7日單日成交紀錄。本周整體交易活躍,五個交易日中除周四成交量略低于50日均量外,其余交易日均高于該水平。支撐位方面,25,000點整數關口構成短期關鍵防線;壓力位層面,50日均線形成重要阻力。

南向資金方面,盡管市場表現疲弱,但南向資金的持續淨流入爲港股提供關鍵支撐。本周累計淨流入450.89億港元,已連續22周保持淨流入態勢。

綜合來看,短期在缺乏增量利好情況下,港股或延續震蕩格局。然而,邊際改善因素有望逐步累積,爲港股上行提供動能。從中長期視角看,經濟基本面支撐、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及美聯儲降息周期帶來的流動性改善,共同構成港股中長期上行基礎。未來壹周,市場焦點將集中于中美貿易摩擦進展、三季報業績表現及全球央行政策動向。11月1日美國關稅政策是否落地將成爲關鍵觀察節點,而11月中旬APEC峰會期間中美元首可能的會晤也備受關注。

現階段,建議投資者繼續保持冷靜理性,避免盲目追漲,優先關注那些業績超預期且技術形態穩健的個股,以穩健的策略靈活應對市場波動。

您對我們的每週評論有什麼看法嗎?如果您有任何反饋或問題,請隨時電郵我們。

注意:以上所有評論信息內容只供教育參考,不應被理解為邀約、招攬,或任何證劵買賣意見及建議。

發佈於2025年10月17日

上一篇 : A股市場升勢受阻,主要股指普遍下跌

下一篇 : 市場結構保持健康,投資情緒積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