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指跌4.0%
编者注:我们非常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。你的建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改进产品,使炒股得心应手!
本周,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低迷,呈现持续调整态势。恒生指数(HSI)累计下跌4.0%,恒生科技指数(HSTECH)表现更为疲弱,周跌幅达8.0%。
市场调整的主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。特朗普宣布拟对华加征高额关税,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,引发全球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。此外,美国区域银行信贷危机加剧,拖累隔夜美股全面走弱,对港股市场情绪形成压制。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持续,核心经济数据延迟发布,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确定性。叠加加密货币市场全线跳水,全球风险资产偏好受挫,对港股科技股及加密货币概念股形成双重打击。
美股方面,虽然上周五美股出现大跌,但截至本周四,美股三大股指总体延续震荡偏强态势。标普500(0S&P5)上涨1.2%,纳斯达克综合(0NDQC)上涨1.6%,道琼斯工业平均(0DJIA)上涨1.0%。
由于政府停摆,许多统计机构的宏观经济数据调查与发布工作被推迟或暂停,导致多项关键数据未能如期公布。市场在缺乏最新、可靠宏观数据支撑的情况下,政策制定者与投资者难以准确研判经济与通胀走势。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波动,使流动性与市场情绪趋于保守。
最新公布的褐皮书显示,当前美国经济整体基本持平,仅少数地区略有增长。消费者支出趋弱,制造业、农业与运输业普遍疲软,部分金融和房地产活动略有改善。劳动力需求放缓,就业市场总体稳定,薪资温和上涨但企业成本压力上升。物价持续攀升,部分行业成本传导能力有限。企业普遍对未来前景持谨慎态度,担忧需求疲弱与政策不确定性。
利率方面,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早些时候暗示,美联储可能于本月晚些时候降息。他指出,自9月官员下调基准利率并预期年内再降两次以来,美国经济前景未发生显著变化。根据期货市场定价,投资者已基本确信美联储将在10月28日至29日会议中宣布降息。
政策层面,美国宣布自11月1日起对全部中国输美商品加征额外100%关税,涵盖从电子产品到机械设备的广泛品类,释放出新一轮贸易战信号。同时,美国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籍或中资企业运营船舶征收附加港口费用,按船舶净吨计费并计划逐年上调。
A股方面,本周市场整体跌宕起伏,略显回落,沪深300(000300)累计下跌2.2%。成交量方面,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相对活跃,日成交量均高于50日均量线;后三个交易日则均低于50日均量,且逐日递减。沪深两市日成交额也逐日递减,前三个交易日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。市场分化显著,传统行业红利板块表现强劲,而前期热门的科技成长板块则出现明显回调。具体来看,银行与煤炭行业涨幅居前,硬件设备及半导体行业跌幅居首。
宏观方面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9月中国CPI环比上涨0.1%,同比下降0.3%;核心CPI同比上涨1%,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,为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升至1%。PPI环比维持持平;同比下降2.3%,降幅较上月收窄0.6个百分点,已连续两个月收窄。
进出口方面,据海关统计,今年9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.04万亿元,同比增长8%。其中,出口2.34万亿元,增长8.4%;进口1.7万亿元,增长7.5%,实现连续四个月同比双增长。第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%,延续了连续八个季度的同比增长态势。9月中国稀土出口量为4000.3吨,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滑。
金融数据方面,央行初步统计显示,9月末M2同比增长8.4%,M1同比增长7.2%,M1与M2的”剪刀差”创年内新低。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4.75万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.09万亿元,同比多增4.42万亿元。针对市场关注的存款”搬家”现象,权威人士解读指出,其本质是利率机制驱动下的居民资产再配置。今年以来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快速增长,主要源于非银存款定期化趋势及同业存单持有量增加。
政策层面,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,决定自10月14日起对涉美船舶征收船舶特别港务费。中方强调,相关反制措施旨在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,属于正当防卫行为,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,停止对中国海运业的无理打压。
龙头股本周下跌。【港股33】本周平均下跌4.1%,我们的【港股精选】本周下跌4.1% (详情见相应版块)。自2013年6月20日成立以来,【港股33】平均上升1008.6%,而恒指涨23.7%。
在我们的香港33中表现最好的是潼关黄金(00340),该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金矿开采业务的公司。股价本周上涨5.0%。当前每股收益评级98,相对强度评级为98,机构流入流出评级A+。
我们的港股市况为升势受阻。
从技术面来看,周一恒生指数大幅跳空低开,直接跌破26,000点整数关口,后续几个交易日在50日均线上下震荡整理,但周五最终未能守住50日均线,在100日均线获得支撑。成交量方面,周一的大跌伴随罕见放量,仅次于4月7日单日成交纪录。本周整体交易活跃,五个交易日中除周四成交量略低于50日均量外,其余交易日均高于该水平。支撑位方面,25,000点整数关口构成短期关键防线;压力位层面,50日均线形成重要阻力。
南向资金方面,尽管市场表现疲弱,但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为港股提供关键支撑。本周累计净流入450.89亿港元,已连续22周保持净流入态势。
综合来看,短期在缺乏增量利好情况下,港股或延续震荡格局。然而,边际改善因素有望逐步累积,为港股上行提供动能。从中长期视角看,经济基本面支撑、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的流动性改善,共同构成港股中长期上行基础。未来一周,市场焦点将集中于中美贸易摩擦进展、三季报业绩表现及全球央行政策动向。11月1日美国关税政策是否落地将成为关键观察节点,而11月中旬APEC峰会期间中美元首可能的会晤也备受关注。
现阶段,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冷静理性,避免盲目追涨,优先关注那些业绩超预期且技术形态稳健的个股,以稳健的策略灵活应对市场波动。
您对我们的每周评论有什么看法吗?如果您有任何反馈或问题,请随时电邮我们。
注意:以上所有评论信息内容只供教育参考,不应被理解为邀约、招揽,或任何证劵买卖意见及建议。
发布于2025年10月17日